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回到隋唐当好汉 > 第427章 被追杀

第427章 被追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松放下望眼镜,点点头道:“是啊!进攻路线是上坡,士兵的体力耗费会很大,加上城中有三万多铁骑驻守。如果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而不强攻的话,实在没有更好的进攻办法。”

还有一点杜如晦、姜松没说出口,驻守曼头城的是伏允的手下大将俟桑,是伏允的嫡系,也是一名善于守城的将领,很得伏允可汗的器重。

正当姜松、杜如晦等人在城墙外观察的时候,曼头城墙上的一名士兵道:“头领,城外有隋军将军,是否要出城捕获回来?”

俟桑点点头道:“这里好机会,只要把隋朝的将军俘虏回来,说不定曼头城的危机就会缓解。”

说完话后的俟桑立刻走下城墙,点了五千铁骑打开城门向姜松一行的地方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

姜松出生前的观念就是把打下的地盘彻底控制,不能是只打不管,数千年来,中原大军无数次大胜草原铁骑,打下了多少地盘,最后都是自己放弃,没有进行实际控制。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朝廷,毕竟中原人不愿意到远北、远西一带生活,那些地方的生活条件产在太差,中原人很难适应。

现在不一样,姜松把煤的运用发挥出来,纺织业的提高,极大的改变了那些地方生活的条件。到了那些地方同样能赚到钱,也能让百姓生活得好,情况肯定不一样,况且都是原来的草原民族呢?

只要让草原百姓有生存的空间,不会饿肚子,有住处,有温暖就能彻底控制那些地方。姜松家族中拥有各类技术,草原百姓饲养牛羊,其羊毛、皮张可销售,其羊毛、皮革等厂都建到了草原上。一系列的政策下,有何控制不了,关键是地方的管理体制问题。

四月底,气候有所好转,姜松手下大军也休整结束,准备对吐谷浑进行彻底的决战。在决战前,经过侦察、分析研究。李靖建议先把曼头、赤水二座城池拿下,随后顺势力攻下西平,然后在吐谷浑的老曹伏俟城进行决战。

按姜松自己的想法是率大军直插伏允老曹伏俟城,只要把伏允的大军彻底击溃,然后再返过来对曼头、赤水、西平进行清剿。不过李靖、杜如晦、韦福嗣等人觉得太冒险,建议步步为营较好,没有必要冒风险。

正在和杜如晦说话的姜松根本没有想到俟桑会率兵马出城来偷袭,是旁边的护卫牛进宝见城门打开,有数千铁骑杀出城来后,马上报告道:“少爷,城中冲出数千铁骑,看样子是冲着咱们来的。”

姜松、杜如晦听后都是一愣!马上用手中的望眼镜观察,见曼头城中杀出数千铁骑,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姜松没有想到城中的俟桑会如此重视自己,居然率数千铁骑杀来,明显就是想活捉自己。

“闪人,克明你先闪。”

这种时候不闪等几时,姜松只带二十多名护卫,怎么可能抵抗得了数千吐谷浑铁骑。不过姜松不担心,毕竟姜松及手下的护卫的战马都是非常优秀的,护卫所乘骑的战马全都是阿拉伯马,比吐谷浑铁骑的战马高出几个层次,特别是姜松胯下的‘一点红’更是绝世好马。

姜松的想法虽然冒险,确能最大限度的的减少伤亡。这一点上大家都有共识,采取逐渐推进的方式,伤亡是肯定的,毕竟伏允手下的铁骑很强悍,算得上是百战之师。不过李靖、杜如晦的想法也不错,冒险成功到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一旦失败的话,姜松会面临诸多的麻烦,甚至会被朝廷、皇帝追究责任。

曼头、赤水城座城池就是通往吐谷浑王城伏俟的关隘,只要任意打通一城就能快速向伏俟城挺进。当然,如果不打下这二座城池的话,得绕好多的路,且路况非常的艰难,不易大兵团作战。

李靖、姜松二人各自率领一只兵马对赤水、曼头二目标进行挺进。姜松负责进攻曼头城,只要拿下曼头城,不仅打通了伏俟王城的大门,同时西平城将浮现在姜松铁骑之下。

曼头城是险关,虽然不算很险峻的关隘,确也是易守难攻。曼头城池不大,基本是由石块修建而成。最让姜松郁闷的是曼头城在山腰上,大军进攻时不仅要面临曼头城上的反击,最困难的是进攻路线有一定的坡度。非常不利于进攻。

姜松率大军到达曼头城郊,随后亲自带护卫到城墙外实地侦察。身边的杜如晦用望眼镜观察一翻后摇头道:“老大,这城池不大,确也不易攻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