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崇祯七年 > 五四零 千里之外的算计

五四零 千里之外的算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此便也不难想到唯一的一个解释:因为周凤翔说的都是实话,大实话。

在太平盛世,你说实话,那人人爱听,因为实话就是:当今天下昌平,有圣天子在上,乃是太平盛世。在明朝末年,你要说实话,那日子是不会多好过的。后世一句话用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人艰不拆。世事已经如此艰难,你又何必拆穿呢?

你要说现在天下起义军蜂起,四处流窜;你要说东北建奴势大,已成心腹大患,我大明朝甚至不堪抵挡;你要说当今天下士绅横行,百姓困苦,天下官员眼中只有一个财字——没错儿,一说的是实话,但是谁爱听?

满朝文武谁爱听?崇祯皇帝爱听么?

尽管都知道你说的是实话,但大伙儿心知肚明是一回事儿,你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不说,大伙儿都能装不知道,就当没这事儿了。凑凑活活的能过几天快活日子算几天,你这一戳穿,好么,大伙儿心情都没了。

不但如此,袁崇焕离京之时,崇祯还把王之臣、满桂手里的尚方宝剑给收回来,赐给了袁崇焕。

这信任程度,到了什么地步?

照理说崇祯皇帝对于大话大言,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当初袁崇焕说的那些大话他都能欣然相信承受下来,可见这个人是很能听进别人吹得牛逼的。

但这么一个有承受力的皇帝,听了周凤翔的话,竟然也是视为“悚听”。

尝召对平台,陈灭寇策,言论慷慨,帝为悚听。

于是周凤翔东宫讲官这个官儿,就一直没挪窝,直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其实这个官儿,若是太平盛世时候当,那简直再好不过了,当着太子的心腹,以后太子登基,这是要大用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崇祯帝让他一直当着东宫讲官,也是一种爱护,毕竟以他的立场看,潜意识里是绝对不会相信大明朝在自己这一世就会亡了的。

注意,是悚听,而不是危言耸听的耸。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意思就是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危言耸听是这个意思,但悚听的这个悚,却是害怕,恐惧的意思。

其实崇祯皇帝是不愿意听到他说的话,甚至是有点儿害怕听到他说的话。

那为何会如此?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