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崇祯七年 > 五四三 高楼

五四三 高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正所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哥俩儿都挺悲催的、先是被薛怀义一把火给烧了。后来重建了之后,又在安史之乱中被乱军给烧了。

真说起富裕程度来,明朝肯定是胜过唐朝,但那是民间,真要说朝廷掌握的力量,能抓在手中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看得到的国力——赋税,能调动的人力,军队等等——那可是比唐朝就差了不少。

而且建造这种巨型建筑物,也需要巨型大木才成,现如今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反正自唐之后,这等巨型建筑物便是再没出现过。

以至于邀山阁这等不过四五丈高的都能在北京城排的上号了。

不挑剔的话,这里倒是一个观景的好所在,何瑞徽曾经在白天来过这里,一眼看去,整个北城一览无余,当真有一天把这北京城踩在脚下的感觉。

“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库为之耗竭。”

由此也可见得,这这一工程其浩大壮观远胜于明堂,其第三层已高于明堂的八十六点七米,若是按五层每层高度都一样来计算的话,则其总高度理当是接近了一百五十米!

要知道,这可是在唐朝啊!在没有混凝土,没有钢筋,没有现代化材料,现代化技术的唐朝!工匠们只是用一根根柱梁,一个个榫卯,将其互相连接,硬生生的造出这么一座人间天堂。

这才是真真正正,实至名归的通天之塔!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面的局限性,使得建筑物的高度受到了柱子的极大限制,而明堂之所以能建的这般巨大,就是因为有了一根巨柱。

除了那几座宝塔之外,整个京城中比这座退洗斋更高的大型楼阁极少极少,怕是只有几位公侯的府中才有那么几座。当然,这就不能把紫禁城算上了——且不说那景山,御花园,便是宫城四角的角楼也比这个高多了。

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

十围是多少?这里的十围,指的不是直径,而是周长,也就是说周长是十个成年男子合抱这么大,而一个男子的合抱长度,其实就是其臂展。众所周知,黄种人的臂展跟身高相差无几,是以说白了,十围就是十个唐朝成年男子的身长之和。唐朝富庶,百姓也比较富裕,营养跟得上,身高就比较高。往矮了点儿算,就算是一个人一米六五高,十个人算下来,就是十六点五米。

周长十六点五米,则这根巨柱的直径便是五米多!

一根直径超过五米,高度超过八十米的通天巨柱!

也唯有这么粗大的巨柱,才能撑得起这么高大的建筑。真真是不知道,此等巨柱是从何处寻来。需要何等巨木巨树,才能有此巨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