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三百九十二章 督邮田丰

第三百九十二章 督邮田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荀彧也是一阵点头,道:“真想快点看到那一天。”说完他就磕了头,道:“属下为百姓感谢主公,主公这等新的治国理念,千年不得一见。”

秦峰亲自走下去,搀扶起荀彧,他对所有人道:“我们奋斗,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今后,需要我们去做的,还有很多。”

张辽他们顿感五内,真心拜倒,齐道:“愿追随主公,为国家,为百姓做事。”

秦峰返回堂上,虽然他现在的地盘还很稚嫩,但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懈怠,反而因为小,可以灵活作为试点,后世多是以县作为试点,他正好就有一个县。他又道:“合作社,应以耕种现有的耕地和开荒并重。我打算将全县的地租降到三成,这样就能够多出两成作为奖励计入工分,出力超额的百姓会额外得到奖励。”

开荒后,耕地会越来越多,收成滚雪球般放大。别看秦峰降了地租,未来收成却是会更加多。

工分制就是“劳动日制”,以劳动工分作为计量劳动和分配个人消费品尺度的制度,是农业集体单位采取的计算劳动者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报酬的一种办法。

集体劳作下,难免会出现懒惰的人,而农业劳动通常在广阔而分散的土地上进行,对劳动者努力程度的监督十分困难。

因而,在最终收获之前,难以判断每一个工序的劳动质量。所以,生产队要采用“工分制”作为劳动的计量和分配依据。这种“工分制”,以潜在劳动能力为依据,根据性别、年龄为每一个社员指定一个工分标准,按工作天数记录工分数,年底根据每个人的工分数进行分配。

秦峰语重心长的说道:“工分制一般用劳动日作为社员投入劳动的计量单位,一个劳动日表明一个中等劳动力一天完成的劳动量。一个劳动日再分为10个工分。”

张辽等将领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但荀彧和徐庶震惊了。

荀彧和徐庶急忙又是记录。

“这何止是能吃饱饭,还能有余粮呢”徐庶十分激动。

秦峰又特别提醒道:“尽可能的招募百姓,开荒种地。”

他的这个提示,是对士族的一招釜底抽薪。士族为什么能成为地方豪强?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土地上的人口。人们为了活着,就要在士族的土地上耕作,就要受士族剥削,还要听士族的话。不听话就不让你种地了,你就会饿死。

“实行这样的制度,一定能够极大的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收获量将会大增”徐庶十分激动。自古以来,华夏就是农业大国,评价国力强盛的唯一标准,就是地里出现的粮食多不多。多就是盛世,少就是乱世。

秦峰的办法一定能够极大的提高产量,难怪徐庶这么激动。

荀彧已经拿出了小本本,刷刷记录着,面色涨红,不断嘟囔,“合作社、工分制,好,太好了。”他最后忍不住道:“这就是圣人治国的新理念……。”然而他忽然有黯淡,“可惜,无法在全国推行。”

谁知徐庶冲动道:“未来,一定会在全国推行的”

秦峰的制度在全国推行,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张辽等将领闻言,昂扬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