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862 > 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天到了

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天到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倒是不太大,就是时间太长,比较讨厌。这地儿放最难熬的就是雨季,每次出操、拉链都是一身烂泥的回来。洗了衣服挂起来,没个五六天时间都不会干……”周明一脸的不堪回首样儿。

“那会不会停训啊?”张天惠又在想着美事。一直没有说话的洪云生噗嗤一下笑了,“停训?你想的美哦。天气越糟糕,拉练的频率就越大。那滋味……,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在南平的时间比周明还要长一年的。雨季的南平驻军过的是什么滋味的生活,他清楚的很。

天上就是下刀子,国防军该拉练的时候还是要拉练。虽然不会真的高频率,但是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在军队高层眼中,显然是锻炼部队精神和毅力的最佳帮手。

洪云生看着张天惠和任大民两个苦涩的脸,最后安慰的说道:“放心吧,上级不会真把我们照死里整的。天天淋雨谁受得了,部队真倒下了一大片,还麻烦呢。雨季的时候是拉练和室内训练相结合,相对来说还是室内运动更多些。要不就进行学习,战术科目训练……,也没那么难熬。各中队也配的有几台洗衣机和烘干机,洗衣你你是见过的。烘干机给收起来了,现在不是旱季么,用不着那个。总的来说,咱们这儿的生活还是很方便的。”

洪云生家庭条件不好,他老爹死守着自己家里的五亩六分地。不往外走,也不出去打工,洪云生兄弟姊妹九个,活了六个,家里人口多收入少,他是老大,上完小学后才十三岁就跑城里打工了。小时候吃一口肉都能香上几个月,打工六年,过的也苦的很,现在军队的生活对比之前的生活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部队再苦再累,他也没半句怨言。

人口不多,相加一起有六七十万。但是土地肥沃。平原面积约占45%左右,农业以水稻、玉米、薯类和油料、棉花、花生等为主,渔,猎和林业也很重要。

这里的宗教信仰相当怪异。孟加拉人不信绿教而信奉印度教了,印度人不信奉印度教而信奉基督了。但因为人口有限,他们翻不起风浪。

中国国防军在这片土地上驻扎着一个机械化旅和一支飞艇大队、一个伞兵大队。自是牢牢的掌控着这片新土的权利。

迁居到这里的华人,十几年里已经满满赶超了当地的原住民,进来当地设府立县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呼声近乎全部是移民发出的,原住民权利少的可怜哦。

——谁也不会为原住民的权利发出呼声,能够不歧视性的压迫他们。如对待南洋土著那样,一步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怜惜了。再说,真的受不了了。可以迁到孟加拉邦去么。

当年他在工地上拉砖头扛水泥,一天到晚儿也挣不了军队的工资高,何况他们机械旅是战备机动部队,部守在南平是有临战津贴的,部队的伙食更是丰盛的堪比酒店,天天都有肉。猪羊鸡鸭鱼,炊事班的人是换着花样的做。对比没当兵前的日子,洪云生现在过得是天堂样儿的生活。

就在月初,他又因为训练刻苦、技能过硬。被提拔为班长。只要继续表现,文化课再过关,日后上军校也不是不可能的。指导员还告诉过他,士官在国防军里已经意味着是一名职业军人了。只要自己不想退伍,在部队里至少还能干十年,这期间提干是很容易的。

洪云生已经是一名上士了,再向上就是士官长或是少尉,只要再向上迈进一步,对于他的人生就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全世界的强者都是这样的德性,中国人已经是很好的了。

任大民、张天惠、周明、洪云生四人从营区里跑出来,天上正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他们加快了脚步,在营区通往公路的专用水泥道上跑起来,冲向公路边的公交站台。站台遮雨棚下。还有几名战友正在等待着,见他们跑来,相互挤了挤,给他们留出了位置。

“这里冬天也下雨么?不是说都旱季了么?”张天惠来南平才半个来月,这已经是他遇到的第二场雨了,对于一个安徽人,冬天里这么频频的下雨是想都没想过的。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抱怨着道。

“这算什么!等来年三月到了雨季,那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做下雨了。一个月三十天,二十五六天在下雨,一天二十四小时,十几个小时在下雨,都没有见太阳的时候,又湿又闷,早上起来床头用手一抹,一层子水汽。那叫一个难受。”周明是南平的老兵了,在南平已经两年时间,这样的雨,早就习以为常。拉着衬衣,不让湿了的衣服贴着肉,不停地抖动,想让湿衣服被风吹着快点干。

任大民心不在焉地听着两人对话,转头问道:“雨一般大不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