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862 > 第八百五十九章 穷党波兰,GM输出的成功

第八百五十九章 穷党波兰,GM输出的成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俄罗斯人当然明白这套战争理念的缺点,但他们没有放弃。因为穷党俄国没有失败的机会,他们在大兵团作战上要真的失败了,整个国家可能就败出去了。

穷党俄国看似地盘很大,对比欧洲国家明显要有着很深的战略防御空间。但实际上呢?穷党俄国广大的北部地区都是荒凉的半极地气候。那里有的只是广大的冻土,而没有打仗所需要的广大兵源和强大的军工业。在战略防御问题上,穷党俄国还不如皿煮俄国,圣彼得堡好歹远到了波罗的海边上了。

这套军事理念兴起的时候,穷党俄军根本就没预料到自己会在20世纪的10年代就开团战。

所以战争暴起以后,穷党俄军又见到了飞机的威力,意识到飞艇毕竟被淘汰的事实,他们就开始迅速着手修正着自己整个军队的作战观念。(未完待续。)

战斗空间扩大了,漏洞也就多了。甚至让德军的航空部队在莫济里会战中很秀了一把,上百架德军轰炸机血洗了皮亚季河北岸阵地,以7架轰炸机被击落为代价,炸毁了穷党俄军两个炮兵阵地近100门火炮,还有十二辆坦克,人员损伤总数过两千人。

不过德国人也很棘手的。在这个坦克攻坚能力不上不下。飞机作战性能不上不下的时代,战壕防御阵地的阻挡作用也没有彻底的消失。尤其俄国人很有远见的布置下了大纵深防御阵地。

老毛子在打仗方面是很有天分的,特别是在被中国教训了一通之后,然后穷党俄军又在一片废墟当中跟皿煮俄军鏖战了三年。无数的战争经验和教训让他们的军事思想与沙俄时代有了彻底的不同。在结合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教材的同时,他们自己如期发展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

前世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是由穷党俄国的军事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突击与追击,同时兼顾反突击。

这一世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是由穷党俄国的‘军事家们’在接受被中国闪电吊打的‘磨练’和俄罗斯内战的残酷经验上形成的军事思想。一样的强调突击与追击,同时兼顾反突击。

——即使国运跌落尘埃,老毛子也不缺少主动进攻的勇气。

当然了,这个时候穷党俄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虽然跟原时空的非常相似。在1915的时候也一样还没有发展到完整版本,还只能是等同于原时空的初级版本。大纵深战斗的基本原则还是:在兵团和部队的战斗队型中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

穷党俄军的军事领导阶层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大战役的连续性,他们强调不间断的作战,组织实施一系列在时间上互相联系并能导致全线胜利的作战。就是在实施一个战役的过程中就考虑并准备下一个战役,以防止供应中断和运输堵塞,达成战斗行动的连续性,不给敌人以变更部署和组织战斗的时间。有点像原时空日俄海战时候秋山真之的‘七段击’。

可连续战役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俄军后勤工作是否跟得上。

对于后勤运输远没有实现彻底机械化的穷党俄军,这样的战术理念太超前了一些。而且一套套一套,让人也感觉太过理想化。其中一环如果出了差错,是不是已经进行的计划就要推倒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