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杀破狼 > 第049章 辽东岁月(五)

第049章 辽东岁月(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为明代三大坏太监排名第一的魏忠贤自然是不可能不贪的,所以对不住,要官就拿银子来。

高第从万历十八年被授官职到今天已经足足三十五年了,如今也是奔七十的人。为了谋求高升,也凑了差不多四万两银子孝敬给了魏公公。原本是盼着能入阁的,哪怕混个次辅也好啊?

可惜对不住,魏公公虽然收钱就办事,但是也得看看价格吧,有人出的价格更高,那内阁自然是价高者得。至于高第的这点银子,也就够个督抚一方的职务。

高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会被任命为辽东经略。这可是所有缺里面最差的一个了,听到旨意的时候高第当即就去找魏公公求情。开玩笑,辽东经略,那是做官吗?那是送死,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脑袋此刻还在传首九边。

魏忠贤很不待见高第这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头,连威胁带恐吓,最终还是把这个老头给逼来了。

第049章 辽东岁月(五)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北方已经是寒风肆掠的季节了。

朝廷新任辽东经略的任命在蓟辽督师孙承宗去职一个月后终于下发了。

高第,万历十七年进士,北直隶滦州人。曾是齐党一员,后来齐党让东林党利用京察打成残废后不得不投奔了内廷的魏忠贤。严格来说,他也算不得是所谓“阉党”的心腹,只不过是因为他当过兵部尚书,所以被魏忠贤认为是知兵的派来的。话说起来,魏忠贤虽然揽权,但其揽权的数年中还是管事的。那里有灾他就免了那里的赋税,边军的开支他也尽量筹措,并未荒废边事。事情做得好不好不敢说,至少没有占着茅坑不拉屎。后来魏忠贤倒台了,换东林党一上来,第一件就是把工矿商税给废了,掐断了大明帝国财政的补血管,结果崇祯时期,国内活不下去的农民在这些正人的逼迫下终于群起造反了。而正人们则在秦淮河玩着**享受着富贵,当然魏忠贤没这样做很可能是因为他不行,到不是他是歪人。

这次的辽东经略和之前的蓟辽督师虽然职权一致,但是品级不同,孙承宗任蓟辽督师挂的是一品衔,人家毕竟是帝师。而高弟这个辽东经略相比之下就逊色不少,直接挂的正二品衔。。。

辽东巡抚阎鸣泰和革职留任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早就派人传信蓟州、登莱、宁远等地四品以上武官到山海关迎接高大人的到来。

依着规矩,身为正三品参将的张振岳不必站在袁崇焕的身后,而是按照文武分列,亦是站在头前,只是位序靠后。还不巧,就跟祖大寿站一块了。

也不知道袁大人那日军议散后跟祖大寿说了什么,祖大寿之后并未再生事端。不过心中有气却是难免的,所以见到张振岳虽是抱拳行礼,却并未开口说话。

张振岳那里会计较这般,也是抬手抱拳一个回敬罢了。周围的武官都忙着猜测这位新经略的脾气,到也没觉出身边这二人的异常来。

高第这个官严格来说是花钱买的,在明末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莫说是这手握十数万兵权的经略,督师之职。打东林党伊始,就靠着江浙的富庶,明目张胆的操纵政局,买卖官爵到是有。杨链、左光斗确实是分文不取的君子,但是汪文言是做什么营生的?张恶少的老爸又是如何高升的?根据史书记载,到了崇祯时代,东林的衍生物复社更是连内阁的任免都能掌控,办法多种多样,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买通崇祯皇帝身边的小太监,把他们要安排的首辅次铺的名字放在上头,这样根本不知道大臣是何情况的崇祯很容易就按照他们的设想做出选择。当然买卖官爵的并非东林一党,千里做官只为财,凡是当官的,到了这末世,谁人不贪?攻击别人贪腐糜烂不过是为了自己可以掌权然后贪腐糜烂罢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