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杀破狼 > 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

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吏、军人掀起的起义自然不会以农民利益为核心,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透露出其追逐功名富贵的目的。

张振岳决定好好给身后这两位年轻人上一课,让他们明白所谓农民起义的本质。

第027章 中原之行(二)

“李定国、李来亨,你们两个来说说看,为什么会有人造反”看着这一路灭绝的人迹,张振岳回头问道。

“因为官逼民反呗!”李来亨答道,而李定国也跟着点点头,看来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张振岳并没有立刻反驳他们,因为貌似无论后世还是今生,大家对于造反的原因都是这么理解的,农民起义更是被放在了褒义的这一面。

但是后世一个门户网站做了一个有关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的极品调查,所谓的农民起义,其真正的发动者大多并非农民。

从秦末农民起义、西汉绿林赤眉起义到清末太平天国起义等12次著名农民起义中,起义领袖可稽考职业者有35人,其中真正农民出身者仅有3人,占8.5%,且无一人是最初领导者。

从秦帝国建立至宋王朝偏安江南的1000多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农民充当起义领袖。公元1130年,商人钟相掀起起义,尔后渔民杨么接过造反大旗。倘若将农林牧副渔皆列入农民职业范畴,所谓农民起义直到南宋才出了第一位勉强算得上“农民”的起义领袖。

实际上,农民起义大多由吏员、商人、军人掀起,起义领袖中60%皆为此三种职业出身。如,陈胜、吴广是屯长(军人)出身;黄巢是盐商出身;李自成则是驿卒(传递公文的小吏)出身。

小吏、商人地位较低,却掌握大量资源,长期在民间活动,易于经营自己的势力。此外,他们见多识广,知道如何仿效朝廷体制。加之知识分子的参与,常常能使“起义军”迅速壮大,如刘邦、朱元璋分别有了张良、李善长等协助,才终得天下。

历代起义中,不乏因天灾致饥民走投无路而冒险起事者,如王匡、王凤的绿林军。洪秀全起事原因之一,也是广西大旱。还有许多参与者则是被裹胁进来的。李秀成说:“凡拜上帝之家,房屋俱放火烧,故而从他。”这些人无家可归,没了退路,只好跟着死心塌地造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