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一十五章 再见老农

明末大军阀 第四百一十五章 再见老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幸好杜峰不辱使命,真的带回了番薯秧苗!

“哎呀!杜老汉啊,你总算是回来了!”

张耒听着这么高的赏格,也是吓了一跳,说道:“总镇放心,他们听到这些赏格之后,估计会比照顾亲爹都要上心的,只要秧苗没问题,收获就一定没问题。”

“找到了,总、总镇大人让我找的番薯秧苗,我给带回来了。”

王炆镇一愣,然后笑呵呵的说道:“就是当初的灵山卫指挥使刘衍大人,如今已经是青莱镇的总兵官了。”

“另外,跟随杜峰一起出海遇难的兄弟,你让杜峰拟定各名单,与幕府的存档核对无误之后,立即发下抚恤,从优从重从快!”

王炆镇先是安慰了杜峰几人,如今的杜峰经历这一连串的变故和危险,原本就不高的身材更加佝偻,脸上的风霜加上黝黑的皮肤,足像是六、七十岁的老者。

说话间,一辆马车驶来,王炆镇一眼就看到是政务部的公务马车,笑着说道:“你看,这不就来了!”

杜峰见到王炆镇,顿时嚎啕大哭,身后的三个汉子也是抹起了眼泪,四人直接跪在地上,似乎要将这段时间起来的所有委屈都哭出来。

刘衍非常高兴,大声说道:“杜峰此番功不可没,本镇决定,任命杜峰为农部屯垦司顾问,按照司丞等级发放俸禄,其余三位一并编入农部中。”

“大人看,这就是番薯秧苗。”

张耒也好奇的凑了过来,想知道是找什么东西。

“是。”

刘衍记得,历史上把番薯引进中国来的人,名叫陈振龙。这个陈振龙是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年未二十就中了秀才,后来乡试却没考上,于是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

“总、总镇是谁?”

刘衍则看着外面发黄的天际,这样的天色与此时干旱、蝗灾的年景非常匹配,让刘衍心中非常沉重。

番薯在广东福建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喜欢,一亩地番薯可以产出数十石,产量相当于稻谷的二十多倍,而且食用的方法多样,贫瘠的土地也照样能丰产。番薯的大名很快在大江南北家喻户晓。明朝末年,江南地区水患严重,粮食产量大减,徐光启于是从福建把甘薯带回到上海,并推广到江苏种植,取得了很好的赈灾效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