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290 饭店开业与港大邀请

290 饭店开业与港大邀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尤其是后来的那首《江湖行》,也就是“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那首诗,更是备受推崇,甚至掀起了一番新的年轻人追读武侠的高潮。

要不是国内此时还有个武侠禁令,不许明着出版武侠小说,可能武侠小说早就泛滥成灾了。

别的不说,至少在诗歌,或者说新诗领域,曹志强如今已经是国内的旗帜性人物,甚至在传唱度方面,已经远超老一辈的诗人。

没办法,谁让曹志强的诗歌更加通俗易懂,意境却同样不俗呢。

不说江湖行了,就说那个见与不见,还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只这三首诗,就可以奠定曹志强最强新锐诗人的地位。

再加上着名诗人的名头加持,所以还是吸引了不少人过来。

像红光机械厂的董书记跟李厂长,还有一些厂里的高级干部领导,基本全都来了。

此外像红光出版社的大部分员工,以及诗刊杂志社的主编副社长,还有电视台的几个主持人,比如陈夺跟红云,以及几个主编、记者、编辑等等,都来捧场了。

更让曹志强没想到的是,一些曹志强平时没啥交往跟交情的文人诗人,比如中国作协副主席等人物,也不请自来,主动过来祝贺。

这倒是让曹志强有些措手不及,因为他压根没想过,居然还有这么多诗人文人会来主动找他攀交情。

也就是文无第一,国内不搞什么诗人排名。

要是现在真的搞个排名,并且以人气排名的话,那以曹志强现在的名气,那绝对是妥妥的第一。

只不过,这个发酵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八十年代初的人,追星还没那么狂热,尤其是对诗人的追捧,跟追偶像的狂热不一样,所以曹志强感受不深。

至于其他文人,他们相对保守,就算想结交曹志强,但总要矜持一番。

平时呢,曹志强又不怎么参加文人活动,比如这个诗歌沙龙那个诗词茶话会的,这自然就少了一些跟其他文人结交见面的机会。

其实这就是认知偏差的问题了。

实际上,曹志强虽然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俗人跟商人,但其实他在外人的眼中,他的标签就一个,那就是诗人。

如果要在这个标签上再加一个,那就是文人。

是的,曹志强虽然从来不把自己当诗人文人或者作家,但其实呢,随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真本诗集的流行,以及后来的加料重制版《江湖行》的畅销,曹志强新锐青年诗人的地位,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不管是第一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也好,还是后来那套加料的《江湖行》也罢,单纯就诗歌水平来说,确实是首首经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