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官家 > 第二十一章:前路何方

第二十一章:前路何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短短的数日时间内,已经可以看出赵祯手段的进步。

也让刘娥明白,她之前或许,一直都小看了自己这个儿子。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他虽是大宋的太子,之前也在监国,可因年纪尚幼,一直只有个虚架子。

如今登基继位,身份和肩上的责任都与以往不同,自然也就慢慢显露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

且不说如今她是监国理政的太后,赵祯也变成了正经的官家,二者的权力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单说她这个儿子近段时间的表现,就足以让她引起重视。

先是当初先皇驾崩时,赵祯的那句回答,虽然看似稚嫩,但是却已经可以看出,他已经在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政治能力,并且已有成效。

摊开了来讲,在刘娥看来,如果不考虑亲情因素的话,赵祯当时的应对可算得上是十分完美的。

只不过功力稍稍差些火候,没有很好的遮掩自己的想法而已。

正因如此,刘娥才故意迟迟没有决定理政的方式,而要等到赵祯守孝结束询问他的看法。

那晚的谈话,虽然他们母子发生的小小的分歧,但也更让刘娥意识到,自己这个儿子并不平庸。

对于朝局,他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再往后,新皇登基,却由太后秉政。

权力交接之际,各方关系脆弱而混乱,这种时候是最容易出乱子的。

面对这种状况,赵祯小小年纪,却能够洞悉局势,自请守孝二十七日,以避开有可能出现的,和她的冲突。

这一举动,一方面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孝道纯然的形象。

一方面也表明自己在这场权力交接中的态度,安了刘娥的心,也给了她时间去捋顺一切繁杂之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