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小国舅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千古第一奸臣

第一百三十三章 千古第一奸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即便是这样,朝中的御史言官们,弹劾朱玉平的奏疏都堆成了小山。

要知道,二百万两的国库税收,对于大宋意味着什么。这笔钱,可以用来兴修水利、赈济旱灾涝灾等等各种灾害,还可以开辟漕运航道。或者是,治理黄河。

而朱玉平拿了这二百万两的国库税收,却去了城北搞什么瘟疫防治。

言官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大宋一朝没有杀士大夫的先例。这些言官们吹胡子瞪眼,攻击其他人来,那是恶毒至极。

甚至于,用来作为培养基的米浆,都是作为贡品的江南贡米。

本来,用玉米淀粉制成的米浆作为培养皿最为有效。可这个时代,那里去找玉米。

朱玉平发现,经漕运运抵京城的江南贡米作为培养皿,居然也有着不错的效果。丝状菌和球状菌的发酵过程还有所不同,温度基本上都是控制住二十五度左右。超过二十八度,将会明显降低发酵产率。还有就是PH值不能超过7.0,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状态非常不稳定,甚至有可能造成前功尽弃。

这些,只能靠着不断的摸索实验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新实验。

如果说这些都可以想办法解决,那么对于好氧的青霉素发酵来说,溶氧浓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发酵过程。溶氧弄滴低于百分之三十,产率就会急剧下降。低于百分之十的饱和度,将会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有可能,投入进去的几十万白花花的银子,一下子都有可能打了水漂。

而如何解决溶氧问题,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技术,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此外菌丝浓度,菌丝的生长速度等等这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是朱玉平自幼在药厂跟随母亲,对此生产过程司空见惯。在这个时代想做出青霉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什么用米浆过滤培养,这种神乎其神的方法,也仅限于影视剧中罢了。现实中,就算做出来青霉素,其含量也会非常的低,对于治病救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朱玉平在这边辛辛苦苦的工作,在城北夜以继日的搞研发。甚至于,那些刚刚耕种下的新型农作物,都有些荒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