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世中华 > 二百七十一章 取荆州,打满城

二百七十一章 取荆州,打满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宜昌江南的地界早已经不归清廷所有了,杨延彰管不到江南的荆门山,所能做的就只有在虎牙山上建造炮台,以此来作为抵抗红中军水师营西进的最重要屏障。

可惜清军没有可旋转炮架,作为炮台的岸防炮,这此吨位重的清军大炮一经布置之后就往往只能把炮口指向江面。而当红中军和荆门义军从6路包抄打到虎牙山下时,守卫的清军看着眼前一门门上万个中的大炮却只得露出无奈的苦笑。

如果能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或许一此露天炮台的重炮还可以扭转炮口,在战争中挥出自己的一点用处。可是红中军、荆门义军来得急,攻的也急,清军所做的那些防御工事,根本就不是红中军炮营重炮群得对手,半日间整个虎牙山关隘就彻底沦陷,连给荆门义军手中的那十门大炮挥热量的余地都没用。

梁纲不打算在东湖多呆半刻,拿下城池之后他将迅移军转向荆州,攻陷这个湖广境内政治军事意义极重要的城市,然后大军迅回防汉阳、汉口。

襄阳战局莫名,梁纲虽然对城内的义军有信心,可也不能不防万一,必要时刻他不排除将率主力北上救援。

六艘铁甲牟船,每艘长十三丈、宽两丈五尺,左右护车板甲厚一寸半,船上布置有前后千个炮各一门,大口径直射短炮四门,床弩火箭六架,排水量在一百五十吨级到二百吨级之间,大概是赤军号那一级别沙船的一半。

长宽口:的大比例,让铁甲车船通休显得有此修长,过这个时代普遍的三点五至四点几倍长宽比例倍数不少,却是因为底层装载了五组轮桨、上体增加了一桅风帆而引起的。不过修长的船体也让铁甲牟船有足够的空间去装载那六架床弩火箭。

左右两侧的护车板被梁纲直接往上拔高了三尺,不但下面护着了轮桨,上面也护住了半个船舱,六架床弩火箭的射击高度直接过三尺,四门直射短炮则是在两侧护车板上留有缺口。也正是因为船体两侧被拔高的三尺护车板和船、船尾的包甲,让整个牟船船休的装甲重量猛增,从而不得不减弱装甲的厚度。从原定的两寸后装甲改成了现在的一寸半。

一寸半厚装甲,也就是五厘米厚的铁板,面对床弩火箭二百米内的劲射还是挡不住的,可要是把射程拉远到三百米,甚至是更长,这效果就出了。而且一寸半厚装甲固然挡不住火箭爆炸的冲击力,可也已经能很大程度上削弱一部分。以轮桨而言,每一枚床弩火箭命中护车板爆炸,有了这一寸半厚装甲的保护,即便是靠里的那一组轮桨被震废掉,其余的四组轮桨却还可以照常使用,最多,倒霉的废掉两组罢了,而不像是不装甲之前,一火箭命中整个轮桨组群都齐齐报废,甚至是整个船舱都被炸出一个大烂dong来。

并且便是原先设计的两寸厚装甲,除了防护力更强一点外,被火箭命中爆炸后,冲击力它也照样顶不住,照样跟着变形。如此,经过几次试验之后,梁纲就拍板决定了二号也就是现在这款铁甲牟船的设计。

张正漠、聂人杰、林之华、阜加耀等人曾经不止一次打过这座城池的主意,虽然他们人都是在江南,而荆州在江北。

原因就在于荆州府江面,江心岛实在是太多了,以荆州城为例,它的正南方就有一个面积相当大的江心岛。从南岸渡江,根本不需要用大船,竹筏木排足以,甚至水xìng好的完全可以不怎么费力的游上岛去,然后再从江心岛游到长江对岸。

南北两段水面只有一里地左右,东湖一战水师营主力在此经过时,还好生的料理了一番荆州清军在江心岛上布置的那个小营寨。

六艘铁甲车船是造船厂这一阵子最大的产出量了,也是红中军水师营最大的消化量。再多,便是造出来了,也造不出人来netbsp;梁纲打东湖,一切明面上的原因说罢,隐隐的还有一点说不出口的因素就是他希望自己贯通了四1、湖北的通道之后,能尽量多的再招到一些四1的水工、水手。

反正现在长江航运中断,四1那些靠水运讨生活的水手、“精膊溜”更是没一条活路。1中白莲教也不起来造反,倒不如来湖北投斧自己!

二十八艘战船放卫国雄的风筝,他卫国雄也不是什么n�怪物会自我回血,一点点的敲打,慢慢的磨,用不了五天估计就能一切搞定比!

只是此战打东湖,梁纲需要的是雷霆万钧之势,需要的是不可抵挡的一击粉碎,以给义军降低的士气重新树立起信心,而不是要打正规便宜仗。所以二十八艘战船在红中军、义军6军解决掉了清军江关城防之后,齐齐扑上东湖城水营,一战而清敌。

江关,就是宜昌府长江之上的第一关要。其北有虎牙山,南有荆门山,夹江相望,为下游荆门州名称之来由,同样也形成入西陵峡的第一大险要处江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